耳鸣病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耳鸣在听力学的诊治策略
TUhjnbcbe - 2025/8/14 13:14:00

耳鸣是听力学临床常见症状,发生率很高,保守估计中国有1亿以上耳鸣患者。因此,在临床上对耳鸣进行听力学诊断与干预,是听力师的基本功。常见特发性耳鸣往往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伴随听力或眩晕疾病存在,有部分较为严重的耳鸣为患者第一主诉并且对睡眠、情绪、甚至学习和工作影响较大。不是所有的耳鸣都需要治疗,有相当数量患者为轻度或一过性耳鸣就不会选择就诊,其次听力学家诊治耳鸣比较有效的范围是局限在特发性耳鸣。

传统耳鸣的声学治疗常通过专用耳鸣声治疗仪开展,但由医院进行声治疗,且声治疗周期较长,大多数病人又伴有听力损失,因此,最常见的方案是使用带有耳鸣声掩蔽或音乐习服疗法功能的助听器来进行,既可以补偿听力损失带来的听力问题又可以方便的治疗耳鸣,典型代表如使用粉红噪音、白噪音进行掩蔽治疗耳鸣的CHARM(启敏)助听器和使用Fractal音乐进行习服治疗耳鸣的WIDEX助听器。

对于听力损失伴有耳鸣的患者应首选进行助听器验配。使用助听器补偿患者听力同时具有心理学暗示以及减少病人对耳鸣的注意力,减少情绪紧张等作用;其次助听器对环境声音放大本身就起到掩蔽作用。早期在没有专业掩蔽或习服功能的助听器在选配时适当关闭或降低降噪功能以及对耳鸣频率进行额外提高放大增益都取得了不错的耳鸣掩蔽效果。现代助听器的噪声掩蔽法和音乐习服法治疗耳鸣各有优劣:使用噪音掩蔽治疗耳鸣,见效快,助听器参数设置简单方便,但存在噪声掩蔽言语信号影响助听效果清晰度、舒适度问题以及参数设置不当长时间过度掩蔽会造成噪声性听力损失;音乐习服法见效时间长,参数设置较多,但远期效果好,对不接受噪声或者重振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音乐习服法。

听力损失在30-80dB之间伴特发性耳鸣,使用助听器掩蔽或习服疗法效果最佳;听力损失大于80dB伴随耳鸣,由于助听器掩蔽声可能不足以完全掩蔽以及长期使用会导致听力进一步下降,建议使用部分掩蔽的习服疗法,以及可选择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对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伴耳鸣的治疗效果较佳。按耳鸣残疾量化表(THI)评分,级别越低疗效越好,Ⅰ级和Ⅱ级依靠常规选配助听器的放大增益即可掩蔽;Ⅲ级和Ⅳ级需要使用噪音掩蔽和音乐习服疗法,Ⅴ级需要全面的医学、心理学、听力学进行针对性干预。耳鸣发生部位越高(越接近皮层),声学治疗效果越差;耳鸣发生时间越长,声学治疗时间越长;即便如此,特发性耳鸣也不是完全可以消除,目前掩蔽和习服治疗实际有效率均在65-70%左右。

耳鸣的听力学诊疗过程中,绝不是一次就诊就可以解决问题,建议多次复查,为选配助听器后2周、4周、8周,12周、24周、36周......,除了进行听力学诊断和干预外,一定要注意耳鸣带来的心理问题的消除。耳鸣本身影响睡眠,且耳鸣导致的焦虑与抑郁症可能是导致失眠又一个因素,长期耳鸣所致烦躁、抑郁郁或焦虑会对认知能力带来影响,表现为对近期及远期前景产生消极影响,消极影响又可以强化患者已有的不良心理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听力师一定要在诊疗过程中帮助或者予以患者信心,进行正向的心理暗示;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每次复查必须需要重复做主观量表评估,以观察耳鸣治疗的效果。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鸣在听力学的诊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