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运动神经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属于中医痿证的范畴。作者认为本病虚而实,以肺、脾、肝、肾诸脏虚证为主,饮邪滞为证。在治疗上,应辨证与分期相结合,用药与用药相结合,辨证施方与一方同治相结合,多法并举才能取得良好疗效。运动神经细胞病是一组以肌无力和肌萎缩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其运动系统包括脊髓前角、脑皮层、锥体束和脑干运动神经核,由于病因不明,所以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预后不佳。
01尝试病证结合的方法对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1、做好自身
古往今来文献中没有专门针对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病名,近代医家多根据其临床特征将其归于不同的疾病。依据病人的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可将其归结为痿证。基于在发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可归于肌肉活动。依据病程后期舌强不能言、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归入痱证。
也有学者认为,应根据国际化诊断标准,将本病病名现代化并明确界定。作者认为,尽管本病的症候多种多样,但症状以肌无力、肌萎缩为主,更符合中医痿证的概念,归结为一种较准确地归结。如果伴有肌束震颤、痉挛性瘫痪、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症状,可兼属颤症、痉挛症、失语症、喉痹等范畴,但本病的根本性质属于痹证,应以痹证为主方。
2、肾虚需要下重药
病势缠绵,本虚实相混,本虚则肾虚,本虚则饮停。虚者,病也;虚者,病也;虚者,病也;虚者,病也。所以本病的根本在于肾虚,而以肾虚为起点。在运动神经元病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先天不足,肾元亏虚是其重要基础。肾脏是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脑是髓海,肾精亏必脑髓空。
上焦下焦,宣五谷,熏肤,补气,肺主宣发功能之弱,无法将脾经转输的水谷津布散于全身。肺向百脉,主治节气,通调水道之用,致其津液运行。脾失肾温,脾主肌而脾主运化功能不全,肌肉失养,则瘦萎无力。其脏虚损,日久亦累及肾,损肾中之精气,则更致肾虚。从整体来看,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以肾虚为核心,牵涉肺、脾、肝、肾等脏虚的疾病。疾病累及多脏,根在肾虚。
五脏六腑皆虚,湿浊内生。肾主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蒸腾气化功能不全,使津液输布、运转不畅,致水湿痰饮为患。其水停聚,生痰,成饮。肝主疏泄功能不全者,其津液运行不畅,而痰饮,水湿之邪。痰饮,水湿既是病机,又是病因。痰湿内停,阻塞筋络,不能通筋,筋肌失养,而出现四肢肌肉萎缩,肌束震颤,四肢僵硬。痰上犯,阻窍门,见舌强则不能言。痰阻气分,气机失于宣畅,则胸闷。因此痰饮停,痰饮是发病的重要环节。
运动神经病的发病与奇经关系密切。奇经调理十二经,密切了经脉间的联系,奇经与肝肾等脏腑和脑髓等奇恒之腑有着密切的联系。督脉为阳脉之海,沿脊而上,上行入脑,由脊而下分肾,故与脑、脊髓、肾关系密切,督脉痹阻为发病的重要环节。任脉之海,冲为血之海,冲为神之要冲,任脉和冲二脉是调节机体经脉的重要因素。约束纵行诸经的脉象,跷脉的主司活动。
02辨病分期,补泄有别,两者在调节机体运动方面都很重要
1、多加调和
发病初期,症状轻浅,以单肢/单侧肢体症状为主,或吞咽、言语障碍等症状。经络有病,脏腑之气未大衰。治宜以通络化痰散瘀之法调理其经络,辅以调理肝肾之气,以调理五脏之气。中气虚中夹虚,病已达腑。
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的由经入腑、缠绵难愈,辨证多为虚证。补益其不足,泄其有余,益气以和。元气亏虚,病在脏腑。本病进展到晚期,脏腑衰弱,正气亏虚,痰瘀互结,病机错综复杂。治宜益气养血、疏肝理气,调和利湿。
2、灵活运用
肝肾阴虚型是: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甚或瘫痪,大块肉块逐渐脱落,或肌肉颤动,或语言不清,吞咽不利,或眩晕,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咽干口燥,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沉。补益肝肾,养阴清热。方以虎潜丸加减。肺气不足型。症状: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甚至肌肉萎缩,或肌肉颤动,或精神萎靡,疲倦乏力,气短,大汗淋漓,舌淡苔白,脉弱。益气养阴,益肺健脾。
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痰瘀互阻型。症状见: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甚至肌肉萎缩,或肌性,或肢体僵硬,或言语不清,吞咽不利,痰多气短,乏力者,舌暗红苔腻,脉弦滑或脉沉。理气化痰,化瘀通络。方用活血化痰汤加减。脾肾阳虚,证候:四肢无力较重,形体衰弱,骨瘦形销,或肌颤,或畏寒,面色苍白,腰膝酸软,或腹中冷痛,下利清谷,舌苔薄白,脉细数。温补脾肾,益阳气。方会在右归丸上加减。
3、内服外用
针灸选穴,以阳明经穴为主,辨证加减,配合太乙神针大椎、神阙、足三里穴进行日常艾灸,可有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中医的“病”与“证”相结合是中医诊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通”也是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证时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自研通治之方芪茸胶囊,以补大便失调,通络止痛,效果不佳。
结语:运动性神经细胞病属于中医萎证的范畴,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劳倦内伤、外伤性肾小球临证论治应以辨证与分期相结合,以辨证为主,分期为辅,并根据病人所处的病期确定其基本的治疗原则。选方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选方药所选用的芪茸胶囊长期口服,调养肾气,固护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