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病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总是疲惫乏力原因多半这3种3个方子,调
TUhjnbcbe - 2025/2/28 18:06:00
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www.txbyjgh.com/m/

现代社会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很多人无论是日常生活中,亦或工作中总有一种无法消除的疲惫,即便好好休息也不能得到纾解,因而导致活力感和创造力似乎正逐渐离我们而去。

有的人说,导致这种疲惫的原因在于焦虑、紧张、抑郁、压力等精神心理因素,而事实上,归根结底,长期易疲劳乏力的根源在于身体脏腑出现了问题,其中,肝脾肾功能失调最为常见。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常见有3类!

在祖国医学中,“总是疲惫乏力”被归入到“虚劳”中,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总结指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位主要在脾、肾、肝三脏,其基本病机不外脾虚、肾虚、肝实,且多虚实并见。

(1)脾虚致疲

为什么脾虚会导致疲劳乏力呢?

这与脾的功能息息相关。我们的脾主要负责运化,运,即转输,化,即消化吸收,简单来讲,指的是脾能够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和津液,并转输到心肺,布达到全身。

因而中医也讲“脾胃为后天之本”,好比一颗大树,它的成长除了由先天的树的种子决定外,后天土地的营养和水分也至关重要,可见脾胃的重要性。

而四肢肌肉均有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濡养,如果因为疲劳过度、久坐、饮食不节制等因素,导致脾气耗伤,脾虚化生气血不足,就会出现身倦乏力,胃胀没胃口等症状。诚如《脾胃论》所言:“形体劳役则脾病,病脾则怠惰嗜卧”、“脾胃虚弱,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疲软”。

另外,脾的运化也包括运化体内的水湿,脾虚运化功能减弱,水湿就会停滞,从而产生湿气或痰湿,所以,现实生活中,脾虚的人,往往易受到湿邪侵袭,出现各种病症。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湿邪阻遏了阳气,使体内的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所以导致头重如裹,肢软乏力,如同身体被湿棉被包裹,困重、浑身不舒服。

(2)肝实致疲

中医认为,肝主筋,而筋是影响肢体运动的重要组织;加上肝主疏泄,肝气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促进津液气血在全身的输布以及辅助脾胃的运化升降。所以,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气滞血瘀,筋脉失养,则筋疲无力运动不利,从而引起慢性疲劳。

乐启生中医团队指出,肝的疏泄功能与情绪的调节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情绪就能调达舒畅,反之,情绪也会影响肝的疏泄。现代人经常处于高压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尤其是对于中青年人群而言,事务繁忙,更易使得情绪失于调畅,导致肝郁气结,从而影响其身心,出现各种疲劳症状。

打个比方,肝的疏泄功能就好比一条橡皮筋的弹性,而不良的情绪则相当于拉扯橡皮筋的手,如果我们长期用大力拉扯橡皮筋,时间久了,橡皮筋的弹性就会减弱,不复以往。

(3)肾虚致疲

临床上,肾病也容易引起疲劳等症状,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肾病者……身重。”肾有藏精的作用,也主骨、生髓、充脑,因此,肾气充足则体力强健,反之,则易见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行走无力。

补脾、益肾、疏肝,消除慢性疲劳!

乐启生中医团队指出,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多因身体疲乏无力,食欲大减,情绪不稳就诊,此类患者多为上班族,有怄气、饮食不规律、多次熬夜、劳累及思虑过度史,例行体检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多以“调理身体”为由就医。

事实上,大多数人往往兼有多种病机,虚实夹杂,而非单纯一证,所以单用一种治法往往难以奏效,如单用扶正,则邪气益盛,单用祛邪,则正气益衰。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期辨证论治。

如果初期为水湿困脾、肝气郁结,那么这一时期治疗应以健脾除湿、疏肝解郁为主。可选用三仁汤、五苓散、平胃散等方健脾利水。如果以抑郁、急躁、焦虑等为明显临床表现,病机主要为肝郁气滞的患者,则可予以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加减治疗,以疏肝解郁。

中期的患者大多为气血亏虚,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或萎黄、舌淡苔薄白,那么,治疗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为主。比如以十全大补汤加减补益气血,并针对久病气血瘀滞,出现部分躯体麻木刺痛、嘴唇暗紫、舌有瘀斑瘀点的患者,予以活血化瘀药。

后期大多为肾阴阳虚损,则治以益肾填精,可选用左右归饮、二至丸等方加减。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不少人为脾肾两虚,所以针对这一类情况,在补肾的同时也要重视脾胃。

案例分享

37岁的范女士,因“疲劳乏力1年多”前来就诊。问诊中,范女士自述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劳乏力,伴有腰酸腰痛,当时并未重视,此后疲劳乏力症状迁延不愈,医院检查,但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

来诊时症状见疲劳乏力,伴有腰痛,睡眠差,食欲一般,1周腹泻2-3次,来月经时偶尔有腹痛,舌淡苔白腻。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为主,兼有气血及肾精不足,治以化湿利水,健脾和胃。以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拟方:茯苓、炒谷芽、炒白扁豆、炒薏苡仁、泽泻、桑白皮、大腹皮、桂枝、车前草、猪苓、陈皮、干姜。7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范女士自述各症状虽有所缓解,但仍有腹泻、疲劳感及腰痛。观其舌可见舌质红、苔稍腻,故以资生丸加减。

处方:党参、炒薏苡仁、杜仲、桑寄生、炒白扁豆、白术、茯苓、山药、神曲、麦芽、芡实、陈皮、生山楂、狗脊、藿香、砂仁、木香、炙甘草、黄连。7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三诊:腹泻明显改善,胃口较佳,仍有疲劳乏力、腰痛,舌质淡苔薄白。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调理14天。

四诊:此次来诊,范女士诉疲劳乏力症状大幅改善,不过仍有腰酸腰痛。舌象见舌质淡,舌苔稍腻,改用右归丸加减调理14天。再次前来复诊时,患者已无疲劳症状,腰痛明显改善,嘱咐范女士继续以四诊方调理14天巩固。

从上述案例中也可见,针对范女士的疲劳症,不同的阶段予以不同的调理方法,从而标本兼治。事实上,不同的人,导致慢性疲劳的病因通常是不同的,脾虚、肾虚、肝实三者可以单独出现,或虚或实;而更多则为虚实夹杂,只不过在临床上,有的侧重脾虚,有的侧重肾虚,有的侧重肝实,有的则是虚实夹杂而已,因此,实际的调理需根据辨证灵活用药,一人一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总是疲惫乏力原因多半这3种3个方子,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