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最害怕面对的季节莫过于冬天,受冬季气候寒冷的影响,血压波动情况时常发生,由此血压控制问题引起的冠心病、脑梗塞等问题发生率也会增加。平安过冬,控制好自己的血压很重要!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并没有“高血压病”的明确记载,但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头痛”、“眩晕”的范畴。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中记载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病因病机论断,意思是说眩晕症状的发生与肝脏病变密切相关;在随后的医家著作中又有风火学说、痰涎学说、“治以当虚”的系统的论述,治疗方药以及针灸、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上有详细的记载。
头晕、头痛是高血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颈项板紧、疲劳、心悸、双脚踩棉花感可偶有发生,如果高血压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引起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现代研究表明,高血压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但是一般认为与遗传、年龄、性别等不可控制因素和精神、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可控制因素密切有关,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情绪激动等刺激因素会引起高血压病的发生。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常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其病变与肝、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肾阴不足、肝阳偏亢,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风、痰、瘀血内生。高血压病为阴血亏少、肝风内动,痰湿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根据病因将本病主要分为痰浊阻滞和肝阳上亢两种证型。
痰湿中阻:若平时生活习惯不好,嗜食酒肉肥甘的食物,暴饮暴食,使脾胃功能受损,脾胃是我们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脏腑,故其不能正常消化吸收营养物质,且容易酿生痰湿,阻塞脑部气血运行,故而发病。常见的表现为:头痛、头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饮食减少,夜眠不安,苔白腻,脉濡滑。
肝阳上亢:素体阳盛,或长期情绪紧张、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体内阴虚亏虚,或肾阴亏虚,肝失所养,阳气偏亢,风阳内动,继而发为高血压病之症。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欲胀,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观看,小编也随时在评论区等待您的咨询,随时给您解答,在此小编祝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