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过的一个命题,这里分享一下,供批判:
自由来自噪声
灵感来自随机
自由-噪声
这是来自纪念前的一篇研究文章,探讨人类一直歌颂的自由意志来源于哪里.一般大家都是看完一笑,个人思考过后,深以为然.
美国加州大学(UC)戴维斯分校心智与脑中心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人的自由意志可能来源于脑电背景噪声的随机波动。....让志愿者坐在屏幕前,并集中注意力在屏幕中心,同时用脑电图仪(EEG)记录他们的脑电活动。他们让志愿者在看到屏幕上出现信号提示时,自主决定向左看或向右看,然后报告他们的决定。屏幕上出现向左或向右看的提示是随机的,所以志愿者无法事先做好准备。研究人员发现,脑电模式能在信号出现之前1秒钟左右,志愿者尚未意识到自己作了决策之前,就预测出他们所作决策的大致结果。“信号出现之前的脑状态,决定了你要向左还是向右看。”
这个实验很有名,历史上也有过,只不过加入了新的随机效应设置,也上过纪录片.
这里解读的逻辑:
人脑不可能提前做出决策,不符合因果律.因此自由意志是大脑受到外界影响后的脑电活动噪声的表象.
我们以为的自由,建立在毫无美感的物理基础上.
灵感-随机
前一个自由-噪声标题,还有吸引世俗眼球的嫌疑(搞科学的也不容易).我个人思考过后,将灵感-随机与其对应起来,大家也可以自己思考两对概念在内涵上的一致性.一旦把四个概念联系起来,很多问题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角度.
灵感是指不通过缜密细致的思考,突然出现的好的想法.那种现象经常被描述成天才的表象.这种明显违心和神秘的描述,显然不具有科学内涵.但以下描述就具有科学性:
灵感来自具有随机特性的脑电噪声,这些随机活动为大脑制造了新的内部链接或概念.
耳鸣假说
这里根据以上的想法,提出一个假说,人通过图像和声音感知世界,眼睛没听过说看到噪声的.但耳鸣经常有,耳鸣是产生脑部随机噪声的重要来源.
所以
耳鸣的人,更容易产生天才
题外观点:量子力学-广义机械论
个人认为开始的试验其实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解读:这里的脑电噪声虽然表现有随机性,但仍然是外界刺激下的程序性的反应,所以是广义的机械论,但这一解读仍然不能完全否定噪声论.
量子力学经常被用于纯学术外的思考,量子力学表现出的随机性是对传统的机械论的否定.我个人的理解,服从量子力学描述的概率世界,既然仍然是用一个严谨的数学方程描述,那么也可以认为是广义的机械论.
云智熵:耳鸣的人,更容易产生天才
贝多芬/梵高:我是的
爱因斯坦:小提琴的声音,能帮助我思考
上帝:云智熵,你耳鸣
云智熵:我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