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耳、搓澡、捏脚被很多人称为三大快活神仙道。
采耳的时候的确感觉会有一种莫名的快感,毛刷和耳勺带来的刺激让,会让人耳内高潮迭起。但是,祖医堂想说在享受采耳带来的快感时,也要面对可能的健康风险。
采耳存在安全隐患
其实,在采耳时所清理出的分泌物,是人体自然代谢的产物,完全可以自行脱落排出,不需要人为进行干预。
如果在采耳时出现用力不当情况,损伤耳道反而会影响耳屎的自然脱落,甚至形成耵聍栓,导致耳道堵塞,不得不求助于专业的医生。
其次,采耳时所使用的工具并非医学专业,有很大的健康风险。
一是不卫生,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很多采耳工具并非一次性,在采耳时,使用的都是同一掏耳勺,在这种情况下,如消毒措施不到位,就很容易交叉感染,引发耳部疾病。
二是工具不专业,可能会损伤耳膜。专业的耳鼻喉医生在清理耳道时,会佩戴反光镜聚集光源到耳内,使其能清楚地看到耳道的情况。
但在采耳时佩戴的头灯却是散射光,光线无法聚集,会让人无法看清耳道内部的情况。再加上所用的耳勺、毛刷也并非医用,操作不当很容易使外耳道损伤,甚至会鼓膜穿孔,出现耳鸣、疼痛、听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正常情况不需要采耳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耳朵内部的分泌物会随着咀嚼时的下颌关节运动缓慢的排除。但有部分人,耳朵内部的分泌物黏稠,祖医堂建议定期自行进行清理。
还有的人分泌物过多,很容易形成团块,不宜清楚,造成耳道堵塞,祖医医院进行清理,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专门的药水软化耵聍。
另外祖医堂提醒,如有耳道流脓、急慢性中耳炎出现了听力突然下降的情况,医院就诊。
正确掏耳朵的方法
1、掏耳朵前洗净双手,避免将细菌等带入耳道。
2、使用医用消毒棉签,温水完全浸泡后挤干。
3、将微湿的棉签缓慢放入外耳道,然后朝同一方向轻轻旋转拿出。
反复操作即可将耳道内的分泌物带出,祖医堂提醒各位需要注意不要用棉签使劲向里推,这样很容易形成耵聍栓塞。在选择掏耳工具时,最好不要使用挖耳勺等,以免造成耳道或鼓膜损伤。
此外,不要擅自向耳内滴入药物。有人会用氧氟沙星水滴入耳朵,认为这样可以软化耳屎,但这可能使成块的耵聍变成膏状,反而堵塞外耳道。#祖医堂耳鸣#
文章部分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