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粹中医馆是一家以中医为特色的综合性中医诊疗机构,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医馆肿瘤专家团队秉持“国粹寻根,医学求真”的国医精神,勤学古方,体验意蕴,深刻把握肿瘤病因病机,研究总结历代中医肿瘤组方立法,结合临床实践,在“扶正祛邪抗癌消瘤”疗法指导下,采用补虚为本思路治疗肿瘤,在临床上获得确凿效果。
武汉国粹中医馆为什么注重补虚为本治肿瘤?这一治则在临床上有哪些优势?
补虚利于抑制复发转移
武汉国粹肿瘤专家认为:在癌症的发病中,正气亏损,正不胜邪是发病基础,因为癌症的发生多为正气衰退,内环境失稳,致癌因素蓄积体内,扰乱脏腑,致使痰湿毒瘀聚为有形所致。而癌症发生后癌毒进一步损害正气,致使癌瘤扩散转移。而后期的癌瘤肆虐,同样是始于正气衰败。
鉴于正气在癌症的发病及发病后疾病的进与退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汉国粹中医肿瘤专家指出,中医肿瘤治疗要把补虚扶正放在整体论治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补虚培本在抗癌消瘤以及防止肿瘤转移复发中的重要作用。
武汉国粹肿瘤专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癌症患者经过治疗进入稳定期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阴两虚现象,如精神疲惫、困倦乏力、口干思饮或是不思饮食等,尤其以神疲、困倦、纳差较为突出;当虚损及肾时,患者可出现畏寒肢冷、舌胖苔滑症状;症状严重时,患者还可伴随有腰困膝软、头晕耳鸣等肾精亏虚,或是焦虑、恐惧、失眠多梦等症状。至于癌症晚期病变扩散转移的患者,往往因脏腑虚衰而出现气、血、阴、阳俱败征象,此时不但需补虚培本以支持体力、促进纳谷;同时还应兼以泻实治标,通过消除邪实内蓄来达到减轻、缓解患者虚衰、胀满、疼痛之目的,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补虚能缓解放化疗副作用
就西医而言,手术和放疗、化疗是肿瘤治疗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但放化疗,尤其化疗是把双刃剑,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损伤正气、摧残免疫,其毒副作用常常使体虚患者不得不中断化疗,甚至导致患者从此正气虚败,病重难返,最终引发不良结局。
化疗伤气主要是伤害脾与肺之气,表现为困倦、乏力、气短、汗出和白细胞降低等症状;伤阴主要是伤胃阴与肺阴,主要表现是口干、思饮。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化疗最痛苦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厌食等胃肠道反应,这是化疗伤胃、胃失纳降的表现。而放疗的副作用则是伤阴、耗气,以及放疗部位组织的损伤等。
武汉国粹肿瘤专家在患者放化疗期间,使用中医药进行以益气扶正、填精养血为主的调理,在临床上获得满意效果。一是可以改善患者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以及乏力、失眠,手足麻木、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和症状;二是可以增强机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提高化疗效果,确保治疗能够顺利进行。
那么放化疗结束后,中医药调治是不是可以停止了?武汉国粹中医肿瘤专家认为,此时中医药调理不但不能停止,反而要从辅助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即在继续扶正、调和脾胃的基础上,加强抗肿瘤治疗力度。
在扶正补虚时,应重视调补脾胃
中医认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本也”,“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武汉国粹肿瘤专家指出,脾胃虚弱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而癌肿形成后毒邪积聚,反过来又耗伤胃气,形成恶性循环。胃气指胃的受纳功能,胃气盛衰决定了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我们日常饮食受纳于胃腑后,才能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滋养人体的脏腑、经络以及四肢百骸。
鉴于脾胃功能虚弱导致的正气亏虚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武汉国粹肿瘤专家认为肿瘤治疗只有在健旺脾胃的情况下,才能使正气充盛,邪气自去,确保后续治疗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要临床上宜采取以健脾、益气、生血为主并结合使用益胃生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法,如此则可较好地减轻手术及放、化疗毒副反应对脾胃的损伤,利于恢复脾胃运化功能,实现正足邪去之目标。并在正气复原的基础上,适时攻邪,因为肿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祛除癌毒。如果只补不攻,则容易错失治疗时机,引发不良结果。
陈向荣:湖北省武汉国粹中医肿瘤首席专家,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
擅长项目:
擅长中医治疗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鼻咽癌、骨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胆管癌、胰腺癌、肠癌等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诊断有独到见解,采用扶正祛邪·抗癌消瘤技术让众多肿瘤疾病患者得到了治疗,所谓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扶正祛邪·抗癌消瘤体系通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疏经通络等方式,消除邪气对人体的侵犯、干扰和对正气损伤,以保证正气的恢复,邪去正自安。该项技术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深受业界同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