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假如世界没有声音,会是怎样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是怎么得的 http://www.jk100f.com/

假如世界没有了声音,

心情该如何表达?

假如世界没有了声音,

如何分享喜悦?

假如世界没有了声音,

古典乐章,闹市熙攘,可将有别?

是否无法想象世界没有声音?

可有的人每天都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目前听力残疾位居我国残疾种类第一位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字统计,到年我国听力残疾人数为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4,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我国每年新增聋儿约3万,近两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听力障碍者约占30%,也就是大约万。

1:耳聋离我们很远吗?

不少的人印象中,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不一定!

现在的年轻人,耳朵越来越不好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有11亿年轻人(12~35岁)由于暴露在娱乐环境中的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

这一切都与

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其中以耳机不离首

破坏性最广泛

以iphone耳机为例

在手机驱动下它的最大音量

能达到~分贝左右

什么概念?

在这种音量下听歌10秒

听力就会永久性损伤

如果你用中档音量

长时间听歌

也同样会损伤听力

......

音量每多加一格

世上就少一个灵敏的耳朵

2:人的听力有多娇嫩?

耳蜗上感受声音的毛细胞数量,在人出生时就已经定了,损伤一个就少一个,并且不可逆转。

除了老年性耳聋,临床上,突发性耳聋在青壮年中也越来越高发。特别是40岁出头的精英人士,长期压力大、睡眠不好、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是常见诱因。而在青年人当中,长期大声听耳机造成的噪声性听力损失也越来越多见

突发性耳聋主要是指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它与情绪激动、劳累、病毒感染(感冒)、寒冷天气等因素有关,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老年人基础疾病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突发性耳聋发病的机制还不明确,多与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突发性耳聋往往单侧发病,也可能全聋,也可能是部分频率的听力损失,甚至只是有点耳鸣、耳闷。

3:如何避免突发性耳聋?

一般来说,耳鸣是突发性耳聋最主要的一个前期征兆,80%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之前都出现过耳鸣,有的还会同时出现耳内闷胀感、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特别要提醒的是,突发性耳聋可能不单是耳朵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脑血管意外的先兆,或是脑血管意外当中比较轻的一个类型。《柳叶刀》杂志就曾登载过“出现突发性耳聋,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概率比常人高出6倍”

另据一项统计显示,在有耳鸣的冠心病患者中,约有86.7%的患者耳鸣症状比心绞痛先出现,8.6%的患者心绞痛和耳鸣同时出现。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突发性耳聋呢?

不同的耳鸣声其实就是不同的信号!

内耳出问题,往往发出的声音是马达声;

神经系统出现问题,耳鸣通常是尖叫音;

中枢系统出现问题的耳鸣声,一般是颅鸣

出现这三种耳鸣,

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一周之内是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治疗时间。假如突然感到耳鸣、耳闷,要到耳鼻喉专科就诊。大部分突发性耳聋如果不治疗,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5: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护耳朵?

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

耳鸣的发生机制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明确的是,缺少睡眠,情绪紧张,都可以导致耳鸣。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调整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熬夜,睡眠剥夺后,会影响内耳微循环,进而出现耳鸣甚至听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噪声

现在电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产生的噪音又给我们带来了危害。所以在使用完电器后,要关掉可以关闭的电器。平时我们接打电话,看电视等音量适中,避免影响家人。

合理使用耳机

耳机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长期佩戴耳机,对听力是有伤害的,居家情况下,听音乐,上网课等都长时间佩戴耳机,有些人就会出现耳鸣耳痛、耳闷堵不适症状,甚至出现听力下降。所以,建议持续戴耳机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

不掏耳朵

正常人的耳屎,对我们来说有保护外耳道作用。如果不恰当掏耳屎,可以损伤耳道皮肤,导致耳道炎症,进而损伤听力。

耳科临床常见症状

如果出现耳流水、耳痒、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眩晕、耳闷堵不适等症状,医院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无论视力还是听力

皆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

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

希望大家重视

平常不被重视的听力问题

不要年纪轻轻

就成了“小龙聋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