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位周末好。
话说前两天,咱在后花园那边发了一篇阴阳怪气试图内涵华山派的文章,
主要内容是搬运了一篇1月份天津Omicron社区爆发的回顾性研究,
借此给大家展示展示,华山派的“数据”跟当初天津的数据差别到底有多大~
详见:。
这篇文章发出去之后,
收到了
不少来自华山
派
信徒
的杂音,详见:
《论,的艺术》~
当然也是早就预料到的情况,
可是呢,跟部分华山派信徒朋友们对线了几句之后,
咱突然发现……原来某些咱一直以为一眼假的谣言,他们居然真心信进去了
(具体来说就是开局一张图里头标红的那几条)
……
……
好吧,既然这样,咱就趁着周末来挖个坟鞭个尸,
看看这几条都有些什么毛病呗~
谣言一:“Omicron引起的主要是无症状感染”
咳咳~
各位觉着,某个感染它到底算不算无症状感染,最重要的依据是啥?
是病原体的致病性吗?
是宿主的免疫反应吗?
错错错,以上皆错。
决定无症状感染比例高低的,是“无症状”这个状态的定义。
谁掌握了这个词的定义权,谁就能决定无症状感染到底有多少。
这就是为啥Omicron引起的主要是无症状感染…
因为现如今市面上掌握定义权的机构,基本都开始执行“不检测就没有”策略,
那么无症状感染比例自然就要高到飞起了。
可是,一旦认真检测的话呢,
这无症状感染的神话就会瞬间崩坏。
——比如说,请品鉴
:
以上是发生在奥斯陆的某BA.1超级传播事件的casereport,其中:
感染者一共81人,中位数年龄36岁、疫苗接种率96%;
80位有症状,无症状感染比例仅为1%;
91%的感染者(74例)有三种以上症状;
78%的感染者(62例)的症状持续了8天或以上。
详见:
——比如说,请再品鉴:
以上是发生在法罗群岛的另一起BA.1超级传播事件的casereport,其中:
感染者一共21人,中位数年龄45岁、%接种三针mRNA疫苗;
21人全部有症状,无症状感染比例仅为0%;
平均每位感染者报告6种以上症状。
详见:《Omicron的毒力之谜》
——来自国内的新鲜例子,请继续品鉴:
以上是1月份天津BA.1爆发事件的位确诊病例,其中:
平均年龄36岁,完全接种率89.8%,其中成年人完全接种率91.8%,增强针接种率59.9%;无症状感染比例1.6%。
呵呵,说好的“Omicron引起的主要是无症状感染”呢?
为啥真正搞caseseries的时候,症状就暗搓搓地冒出来了?
谣言二:“在疫苗接种率较高的英国其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
这个是王博士在转载当初《FT》那篇奇葩文章的图片和数据~
——就是这个:
《FT》那篇奇文,咱当时第一时间就第一时间扒皮了(还顺便在知乎骗了一万多的赞),
详见:,
以及《“FT:喜大普奔!英国新冠死亡率低于流感啦!”(下集)》。
简而言之,《FT》为了论证英国的新冠IFR低于流感,使出了浑身解数,骚操作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层:选择IFR这个参数来表示死亡负担,没法衡量传染病在传染方面的属性;
第二层:偷梁换柱,暗搓搓地用新西兰那边畸高的IFR数值来当基线(比英国自己的数字高好几倍);
第三层:并且上述新西兰数据还是年到年的平均值,换句话说就是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
第四层:把ICD10代码里头流感+肺炎的总数当成流感来用,然而这个数字里面肺炎才是大头……
第五层:用接种率0%的新西兰流感死亡数对比接种率突破天际的英国新冠死亡数;
第六层:精心挑选时机,趁着英国新冠死亡数波谷的时候赶紧发文章,然后英国新冠死亡数回升之后却选择埋头装鸵鸟……
——请品鉴啦:
(当然了,上图是CFR,不是IFR,懒得去专门找IFR的图了……不过这俩数字基本是正相关的,各位不妨自行脑补换算)
总之,《FT》这个装完逼就跑的精准时机选择,就问各位服不服!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FT》这个独门骚操作,后来被
王
博士他们学了个十足十,
他们模仿《FT》,搞了个新西兰版,
详见:
——请再品鉴啦:
谣言三:“OmicronSARS-CoV-2缺乏肺嗜性”
——且听天津疾控中心张主任接受央视采访时是怎么说的:
——且看张主任说的这个数据,在《NatureCellDiscovery》的文章里面是怎么体现的:
翻译成人话:
天津这接种率九成左右的位病例里面,超过一半有影像学可见的肺炎表现;而如果没打疫苗的话呢,就是超过八成有影像学可见的肺炎表现。
归根结底吧,肺嗜性这玩意儿,或者说肺炎表现这玩意儿,
对于普通型患者而言,是需要照CT才查得出来的,
所以问题又绕回到了“不检测就没有”环节……
既然不做CT,又怎么知道肺嗜性还在不在?
凭小鼠模型和仓鼠模型试验结果吗?
凭体外肺部细胞感染测定吗?
结果最后还是天津老铁耿直,老老实实给不幸中招的朋友们
挨个挨个过一遍CT机,
结果……就是上面那样~
呵呵!
最后,谣言四:“Omicron和SARS-CoV-2原始野生型,引起的是两种不同疾病”
这句谣言因为得到了咖位更高的某位大佬背书,
所以流传得各位广泛~
然而……
——请品鉴:
简而言之,这篇Lancet文章是英国ZOEStudy的研究结果,横向对比了Delta流行期和OmicronBA.1流行期各名患者的症状出现频率、持续时长、入院风险等~
——咱只看症状部分,请品鉴:
翻译成人话:
ZOEStudy一共统计了32种不同症状;其中24种症状没有统计显著的发病风险差异,或者发病风险差异小于20%(比如Omicron感染者的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风险比Delta感染者高20%左右,而Delta感染者的眩晕、发烧、耳鸣、头疼等则比Omicron感染者高20%左右);Omicron感染者另外两种症状的发病风险超过Delta感染者20%以上,Delta感染者则另有6种症状的发病风险超过Delta感染者20%以上。
——或者换个角度继续品鉴呗:
以上深蓝色柱子是Omicron感染者的各种症状发病风险,浅蓝色则是Delta感染者的相应发病风险~
所以咯,一目了然,
除了“嗅觉失常”这一项之外,
其他的柱子造型说是大同小异应该不为过吧?
以上原文请见: